经常发脾气、跺脚尖叫、扔东西、无理取闹……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情绪表现!孩子们的这些情绪是可以疏导的。一味地命令孩子们“听话”或者让他们“自己好好反省”,并不是解决这类强烈情绪问题的合适。《被忽视的孩子: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》一书中写道: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,源头是他的内心。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,水要么绕过障碍,改变流动方向,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,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,伤害自己。

那么,怎么指导孩子的情绪管理呢?又该怎样引导他们正确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呢?

3月30日,杭州市文澜小学荣幸邀请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咨询师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、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游戏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汤尧娟老师就《如何应对情绪问题的孩子》开展讲座。

汤老师首先从人际关系、孩子的类型、一般问题的归类、外显行为的表现、问题家长类型等几个方面娓娓道来,为各位老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情绪的来源。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孩子们生活中需学会处理的两种重要的关系。不同类型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都会出现学习问题、情绪问题、行为问题。而情绪问题的外显行为大多表现在学习能力方面、行为方面、情绪方面的障碍。学习能力方面的障碍表现在作业完成不了,上课注意分散,很难集中,无规则意识,自我管控能力弱等。行为方面的障碍表现在攻击性行为、破坏性行为、品行问题严重等情绪方面的障碍表现在情绪波动大、易激怒,情绪很难平复与转化。

孩子自身情况、家庭环境、校园环境都是影响孩子情绪的重要因素。孩子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,可对于新手爸妈来说,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,是个难题。因为“情绪”摸不到、抓不着,既不知道教什么,也不知道怎么教。对此,汤老师播放了家校沟通的视频片段,鼓励老师们就其中的老师的沟通方法积极讨论,发表自己的看法。汤老师就如何嫁接有效家校沟通的桥梁进行了指导。在积极而专注地倾听家长的疑惑、焦虑后,老师们可以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理解,运用共情、情感反映、概括话三个技术进行沟通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接着,老师们通过情境再化,运用学到的沟通方法进行演练,把理论落到实处。在点评老师们的沟通技巧后,汤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来不少多元化沟通渠道,比如圆桌会、读书会、育儿公众号、论坛等等。最后,汤老师从困扰老师们的常见难题出发进行了解答,并为大家推荐了丰富的相关书籍。

心理学家西格尔·布莱森说:“我们做得最糟糕的一件事,就是无视孩子的坏情绪。因为当孩子的情绪真的很差的时候,他们一定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。”孩子发脾气,闹情绪,并不是无理取闹,情绪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,情绪是孩子的内心语言。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,我们要倾听孩子,接纳孩子,和孩子一起疏导情绪。被接纳的孩子,才会驱散内心的恐惧,敢于表达自我,坚持自我,才能获得成长的力量,才会拥有多彩的人生。


撰稿:王婷玉

摄影:王婷玉

审核:孙  华